專題報導
農遊體驗潮好玩 和你想的不一樣
誰說只有親子和銀髮族喜歡去農場玩?在台灣,有一群年輕人,正默默推動地方創生,還將音樂引進農村,想要顛覆你我對農遊體驗的傳統印象!

音樂米創意產銷企業社
把老厝變藝站 讓農村體驗更有趣
從奶奶的採茶歌、爸爸的相褒歌(民間歌謠)、一直到黃萱儀的自彈自唱,聽音樂長大的稻米,不確定是否更好吃?但把音樂引進農村,對於活化鄉鎮在地特色,豐富遊客五感體驗,肯定大有助益!

宜蘭囝仔黃萱儀,自小愛音樂,研究所畢業後,回礁溪將外婆80多年的老厝,轉化為文創基地,透過音樂賦予老厝新生命,並成立游阿媽藝站,不定期舉辦音樂表演、藝術展覽,與先生方子維、還有一群朋友,共同推動農村小旅行,帶遊客認識礁溪的番割田、吃古早味美食,看看老厝才有的戶橂(門檻)、草垺(草堆)、大灶(爐灶)、樓拱頂(頂樓)…,將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,寫成一首又一首歌曲,唱給所有人聽。

在眾多的音樂創作中,《礁溪ㄝ歌》專輯收錄了「好好好」、「礁溪阿媽」、「宜蘭的風」、「阿媽老厝」及「與水共生」等歌曲,靈感多半來自黃萱儀對農村生活的體悟。

而為了融入當地生活,她也開始種菜、養豬,因為社區內的大家都在耕作,自己也跟著下田,彼此就有聊不完的話題,可以聽到更多的在地故事,學習長輩的生活智慧。

另一半方子維,從小跟著父母在宜蘭菜市場做生意,也曾到日本、澳洲、東南亞的農村及市場考察;回故鄉後,將所學運用於實務,以中英日語為國內外遊客導覽,逛遍菜市場的蔬果攤、磨刀行、種苗店,飽嚐在地人才知道的宜蘭味,至今已為23國遊客服務過,包含遠道而來的歐洲朋友。
近年,他們也陸續出版《礁溪阿媽我愛妳》、《阿媽舊厝有故事》、《佮水共生》三本繪本,還有《礁溪老街》旅行書、《活化古厝這群人》新書,走入校園、經營FB粉專、YouTube等網路社群,希望透過圖像、文字及影音,讓更多人認識音樂米、游阿媽藝站,體驗農村生活的美好。
詳見:游阿媽藝站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youama